|
王永炎院士王永炎,193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天津市人。1962年畢業于北京中醫學院,1983年任北京中醫學院院長,1997年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同年10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任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為首個中醫藥行業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協第六屆常委、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曾先后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醫學、中藥學學科評議組三、四、五屆召集人,衛生部學位委員會及中國藥典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應急專家咨詢委員主任委員等職。 王永炎院士是著名的中醫藥學家,從事中醫醫療、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60余年,兢兢業業,刻苦鉆研,致力傳承,勇于創新,引領中醫藥發展方向,在中醫藥腦病、中醫藥應對傳染病、中醫藥標準化以及中醫藥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突出業績。針對中風急性期痰熱腑實證提出的運用通腑化痰法治療中風取得了顯著療效,并制定了中風病辨證量表與診療標準,已被推廣試行。作為中醫藥“防治甲型H1N1流感專家委員會”組長,有力保證了中醫藥在2009年甲流應對中的早期介入、積極參與。研究成果獲得2014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中醫藥行業領軍人物,他最早提出開展中醫藥標準化工作,組織制定了國家標準“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行業標準“中醫病證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牽頭完成了WHO西太區傳統醫藥臨床實踐指南制定工作,并榮獲“中國標準化終身成就獎”。先后主持了國家973項目、863計劃和國家“七五”至“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中醫藥行業科研專項、WHO國際合作項目等。主持的科研成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已培養醫學博士、博士后100余名。 曾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香港求是基金“中醫藥現代化杰出科技成就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高教名師等榮譽稱號。 下一篇榮培晶書記、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