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多維度多準則中成藥綜合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第一版)解讀之一:評價指標的建立方法及指標釋義一、導讀 多維度多準則中成藥綜合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第一版)已正式發布,我們對其中的評價指標條目設置思路、具體含義進行詳細介紹和解讀,以幫助研究主體正確理解和使用中成藥綜合評價指標。 二、政策背景
三、制定方法與過程 1.成立工作組 組建專家委員會,主要負責研究方案頂層設計和關鍵問題共識決策,包括篩選評價指標條目池、共識會議確立評價指標等。由來自中西醫臨床、藥學、衛生經濟學、循證醫學、公共衛生學、統計學等領域的專家組成。 組建研究工作組,按評價維度不同和職能分工,分為6個專業評價小組和1個綜合評價小組,專業評價小組主要負責證據檢索、證據收集、證據歸納、證據評價等,綜合評價小組主要負責質量控制、數據核查、數據統計分析、發起及組織共識會議等。 2.構建評價指標條目池 采用文獻分析法進行文獻調研,梳理和總結當前藥物綜合評價領域采用的方法、涉及評價維度及存在問題等,構建評價指標條目池。 3.初步建立評價指標 采用名義群體法,征詢專家意見,結果顯示,各一級維度專家意見集中度和協調度良好,滿分頻率均大于70%且變異系數小于0.25,剔除滿分頻率小于80%且變異系數>0.25的條目。 4.優化評價指標 通過對100個中成藥品種試評價工作,就發現的問題,召開專家討論會,進行頭腦風暴,對評價指標反饋性檢驗、修訂和完善。修改原因包括條目的合并、增加、刪除或更名等。 5.確立評價指標權重 選用層次分析法,采用Satty評分法,對各一級維度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各一級維度中有效維度權重值最高,其余依次為安全、標準、應用、科學、經濟。 四、維度及準則釋義 本文對《多維度多準則中成藥綜合評價技術指標(第一版)》中各維度和準則內容從指標內涵及評價資料來源兩個方面進行詳細解讀。 |